新闻资讯
科研对于发展来说是什么?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“生产力”,自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以来,科学和教育始终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,不可否认,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我国的科研正在从“拿进来”朝着“走出去”的方向发展,居民也逐渐从逐步开始由浅入深的了解科学原理。但是,时今日,科学对于我国人民而言,已经是一种学科概念,即使其与居民生活已经紧密联系。
事实上,从科学的感念被广而告之,科学在社会中的传播模式并非一成不变,从一开始的了解科学,到后来的理解科学,再到现在的发展科学,科学在人群中实则是一个从“知其然”逐步变成“知其所以然”的过程。当然,其中缘由离不开教育门槛的降低,已经全民义务教育的开展。
但是即使在居民“知其所以然”的目前,科研看起来却依旧与一般居民间存在距离。其中缘由其实很简单。举个例子,对于寻常老百姓来说,凉一杯开水,他们知道金属杯子凉开水比玻璃杯子快,但不一定需要去了解其中比热容的相关概念,更不必要对金属杯子进行元素分析,然后研究选择何种杯子更适合凉开水,因为对于他们而言,凉开水的目的达到了。而事实上,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,很多人是知道比热容的概念的,甚可以在“凉开水”这件事上说出其中的原理(比热容的区别),但是对于他们来说,这个知识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必要的,必要的仅仅是“金属杯子凉开水比玻璃杯子快”的常识结论。
换言之,就是说,即使学习了科学知识,许多人民并没有机会参与到科研之中。然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,即使想与科研有所联系,其中的门槛却足以让多数人望而却步。
对于科研来说,科学仪器可以说是重要的工具。一方面,其可以为科研的进行提供足够的帮助;另一方面,科研仪器也是科研成果的成果体现。但是,即使在实验室仪器被广泛用于教学使用的今天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对仪器的接触以及了解却依旧停留在实验室天平、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等层面,仪器对于一般居民来说,更像是特殊人群的工具。
但其实很多人都明白,现阶段科研也好,科学仪器也罢,都是我们生活中*的一部分。例如在环境检测领域,色谱、质谱、光谱都在为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做贡献,而在材料研究方面,则少不了试验机的严苛把关,以及食品药物层面各类检测仪器的仔细把关。但是,对于多数人来说,享受到的只是“结果”的美好,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仪器。
或许许多人会不以为然,认为一般人并没有了解科研仪器的必要,但是真的是这样吗?目前快检仪器以及成为了居民随时检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,但是,居民并不了解其中原理,尽管可以得到帮助,却无法提出实质性建议来帮助仪器完善实际使用的缺陷;而室内甲醛检测等居民日常关心的领域,也没有发展能在居民使用与检测度之间得到较为协调的设备。
可以说,现在的科学仪器,虽然切实的让居民的生活有所进步,但是这个作用还是单向,并没有真正的让仪器本身很好的融入到居民生活中,缺乏居民实用角度的信息反馈。试想一下,如果只有特定的一群人和仪器发展有所挂钩,那么科学仪器的创新又该如何寻找到合适的方向呢?